投资股票型基金要有承受多大波动的觉悟
A股市场以较大的波动率而闻名,很多参与A股市场投资的新人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这一特点认识并不具体、并不深刻。小编在此整理了投资股票型基金要有承受多大波动的觉悟,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大宽基指数的自然年回撤统计
投资A股市场的指数型基金与偏股型基金,我们要带着容忍多大回撤的觉悟去投资呢?
我统计了2010年至今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三大指数的历年最大跌幅,这里的最大跌幅意指从年内最高点至年内最低点的下跌空间。
从统计的结果看,进行A股指数基金或偏股型基金投资,每一个自然年内至少需要有承受20%阶段性下跌波动的觉悟。
2010年以来,三大宽基指数与债券投资工具自然年最大回撤统计
总的来看,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指数,其波动性相较中证500与创业板指稍小。
在过去的11年间,沪深300指数有7年的年内最大回撤超过了20%,其中2015年牛市破灭后的股灾行情中,最大区间回撤超过了40%。
在过去的11年间,沪深300指数只有两年的最大回撤没有超过10%。分别发生于14-15年牛市起点的2014年,与慢牛行情贯穿全年的2017年。
在2019年反弹-震荡行情与2020年的大动荡行情中,沪深300指数的年内最大回撤也有15%左右。
再看中证500与创业板指的年内最大回撤情况,2010年至今的11年间,中证500与创业板指历年的最大跌幅都大于10%。除却2013年,中证500与创业板指在诸多自然年的最大回撤数据几乎都大于沪深300指数。
债券类投资标的的自然年回撤
我顺带还统计了债券投资工具的自然年最大回撤,从纯债指数基金的情况看,投资纯债年内承受2%-3%的最大下跌空间很正常。二级债基因为允许投资至多不超20%的股票,允许投资可转债,其波动会更大一些。
觉悟与认知
想要坚定长期投资的信念,就要学会接受市场的波动,不要幻想只享受上涨而躲过下跌。除却2015年股灾中的下跌,其他大多数的下跌我们都很难去预测,除了选择接受并无更好的解决办法。
下跌行情中,投资账户的浮盈缩水甚至本金浮亏,投资者很是厌恶。但投资者有没有去仔细想一想,长期投资,完全承受了下跌,我又会得到什么呢?长期投资得到的是收益。即不论涨跌我都待在其中,我最终收获的就是这个资产在这期间的长期回报。
牛市巨大泡沫破灭的下跌会造成本金的永久性损失,这种下跌我们可以通过常识与估值进行左侧退出,也可以依据交易的原则右侧退出。但当市场估值不高不低甚至低估区间发生下跌时,我们最好不要试图完全躲过,即便想暂时躲一躲也务必想清楚什么价格必须买回来。
从长期的统计概率看,每日涨跌的概率大致相当,涨的概率还略大于跌的概率。根据盈亏同源的常识,躲过下跌与躲过上涨的概率可能差不多。把话筒递给2014年试图躲过10-20%的投资者,试问他们踏空毫无征兆的牛市前期行情是什么感觉?
当然,或许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忍受每个自然年内潜在的20%左右的下跌。基于此,普通投资者应该学习一下最基础的股债资产配置,通过债券类资产的投资来平抑组合内的整体波动。
带着觉悟去投资,糟糕的行情出现时,我们因为有了认知和心理准备就不至于情绪失控。约束好自己的情绪,是投资有为的前提。
近两年来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基金收益普遍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绝大部分基金的大幅亏损对于投资者的这些疑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颖指出,首先基金产品本质是一揽子证券投资组合,基金的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的表现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场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难以取得正收益。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所以,基金也不可能创造神话,在近几年市场连续下跌的行情下创造很高的正收益。
从长期的绩效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个人投资者,尤其在牛市和震荡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如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过八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报,而个人投资者这一比例均达不到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报,而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幅度在5%至50%。因此,基金仍不失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个较好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中国股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各种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都需要市场整体的理性来推动。但是作为投资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听信销售人员的宣传。如果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资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单一的股票类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动风险的冲击较大。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有实际意义的,应该是抱有长期投资的心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续期选择相应适合的基金产品,避免过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热点基金、多关注长期业绩相对较为稳健的基金,通过定投、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
股票型基金相关文章:
★ 基金小白入门指导
★ 基金入门常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