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基金后表现不给力要换吗
最近市场回暖之后,这只基金却表现很一般。 尤其是看着其他那些前期跌了很多的基金,最近也在慢慢涨回来了,这个基金还在“坑”里面,要不要换只基金?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买入基金后表现不给力要换吗,仅供大家参考!
行业轮动是常态
股市最常见的规律是“风水轮流转”,“花无百日红”。
我们以上周市场为例。
分别统计了28个申万一级行业当天的涨跌幅排名,结果如下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市场行业轮动的速度太快了。
周一:
涨幅第一的公用事业,之后连续三天涨幅垫底;
跌得最多的有色金属,在周三和周四的涨幅进入前三。
周二:
休闲服务一下子跌去了7.98%,几近跌停,够让人恐慌了吧?第二天,这个板块直接又涨回来了6.90%;
涨幅第一的农林牧渔板块,在同一周的周三和周五涨幅排名垫底……
光是这样粗略的统计,只想说三个字:心好累。
很多基民,看到市场某几个板块涨得好而持有的基金表现却表现平平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质疑基金经理的能力。
平心而论,在市场行业轮动如此快的情况下,要求基金经理每天都能精准把握行业或者个股的行情,这个要求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换个角度想,要是基金经理有了这项“神”能力,他早就过上逍遥日子,不用辛苦打工了。
而如果基金经理以追随市场短期热点为投资策略,大概率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最终的业绩也不会太好吧?
不因一时的表现
就给基金下定论
有人形象地把养基的过程比喻成处对象。
在跟对象相处的过程中,中间难免会出现不愉快的情况。
例如,当天对方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大的挫败,心情低落,所以跟我们交谈的时候语气不太好。
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次的小摩擦就认为对方是一个不好的人,最终得出“不值得交往”的结论。
养基也是一样。
基金一时表现不佳,可能只是因为市场风格切换,刚好与基金的投资风格不匹配。
我们不能因为基金一时的表现没跟上,就认定这只基金不值得持有,而是多个维度还原一只基金的“全貌”:
1.基金过往的业绩表现如何?
2.这只基金配置的行业是什么?
3.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怎么样?
如果我们仍然看好基金配置的行业,仍然认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那么就不妨多给基金一些耐心。
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前期的挑选产品上,而不是随便选一只产品,然后每天纠结要不要换基金。
从多个维度选出真正绩优的好产品,买入并耐心持有,相信我们也能迎来好结果的那一天。
近两年来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基金收益普遍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绝大部分基金的大幅亏损对于投资者的这些疑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颖指出,首先基金产品本质是一揽子证券投资组合,基金的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的表现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场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难以取得正收益。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所以,基金也不可能创造神话,在近几年市场连续下跌的行情下创造很高的正收益。
从长期的绩效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个人投资者,尤其在牛市和震荡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如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过八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报,而个人投资者这一比例均达不到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报,而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幅度在5%至50%。因此,基金仍不失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个较好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中国股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各种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都需要市场整体的理性来推动。但是作为投资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听信销售人员的宣传。如果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资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单一的股票类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动风险的冲击较大。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有实际意义的,应该是抱有长期投资的心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续期选择相应适合的基金产品,避免过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热点基金、多关注长期业绩相对较为稳健的基金,通过定投、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
小提示:
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要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五要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六要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七要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八要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基金相关文章:
★ 买基金要会选基金
★ 基金投资三大误区
★ 行情分析
★ 外汇基础知识解读
★ 股票投资名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