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股市陷阱有哪些

| 日鹏2

当一个投机者能确定价格的关键点,并能解释它在那个点位上的表现时,他从一开始就胜券在握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股市陷阱,供大家参考。

股市陷阱如何判断?

我们试图告诉你一条最简单的道理:用简单的劳动去赢得芳心。

以其暴利性和刺激性,重组概念总是撩拨得股民欲罢不能。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者有之;雷声大,雨点小者有之;只闻梯子响,不见人下来者有之。面对诱惑,如何自持,如何理性地辨别真伪?

为此,理财周报记者专门约访了某券商分析师赵元峰(化名)和有“中国第一操盘手”之称的丁福根。他们的的结论是:别想太多,安分守己。

挑:有没有实质性题材?

自从这轮牛市启动以来,有重组题材的股票不胜枚举,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股权的彻底变化,资产剥离加收购兼并,或是大股东股权转让结合资产剥离和收购兼并;二是单纯的收购兼并;三是资产置换和没有实质性重组的股权转让,也可将这三种类型归为 裂变性重组、功能性重组和保牌重组。

赵元峰认为,上市公司的重组是否有实质性内容尤为重要,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优质公司之间的重组,即所谓的强强联合,特别是资源互补性质的重组。

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哪里?赵元峰说,在于这家企业是否掌握了自身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链,并且企业是否有助于打通价值链,成为这个价值链的链主。比如铜制品企业吞并有矿山资产的企业,类似铜陵有色收购矿山资产,有利于降低购买材料的价格。还有中铝收购包铝等企业,形成资源垄断优势,利于掌握氧化铝的定价权。

摸:基本面有没有陷阱?

赵元峰和丁福根都认为,一定要研判重组后的公司基本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有的公司在经历重组后获得了很大发展,有的公司在重组后,还是难以逃脱垃圾股的行列。

丁福根说,如果出现新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资金与资产的重组情况,该等上市公司值得警惕和规避,因为该类重组属于损害上市公司,虽然股东换了,但换来了“披着羊皮的狼”,基本面非但不会发生变化,反而会进一步恶化,此类重组俯拾皆是。市场对于上述这类重组已看破本质,不再进行追捧,进入股权分置改革后时代,如果确能提高上市公司竞争能力而送来优质资产或换股吸收合并优质资产,则应为市场所追捧,公用科技(22.40,-0.70,-3.03%,进入该吧)因吸收合并曾数度涨停,堪称明证。

而赵元峰认为,ST类的重组最值得警惕,要多分析这个企业成为ST的原因,是否上市公司因为行业问题导致亏损,还是造假的问题公司,对于不诚信的造假公司不能碰。

算:不同重组形式价值不同

重组花样繁多,丁福根认为,最有效的重组应该是股东资源、资产与董事会、经营层的重组,是资源、资产、人才要素竞争力的重组,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多利润和更多优势,这类重组是最有价值的。如券商借壳上市或与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的重组,后市最具爆发力。

赵元峰认为,如果重组是股权的彻底变化,以资产剥离加收购兼并,这种重组主要看新入主公司的未来发展和行业前景,他以(000562)为例,宏源证券(34.49,0.62,1.83%,进入该吧)经过重组后,企业从以前一个严重亏损的公司变成了PE值只有18倍的公司,在牛市中,最赚钱的就是证券公司,成长性最好,所以重组最有价值,这也是证券公司借壳都会遭到暴炒的原因。

另一种则是单纯的收购兼并,这种重组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兼并企业本身的实力,如中粮屯河(10.33,0.14,1.37%,进入该吧)就是重组成功的案例之一,目前机构和大户持仓达到了70%,可见机构看好中粮屯河未来再次重组的机会,因为重组方中粮集团是最有实力的公司之一,有多项资产可以注入上市公司。对于资产置换和没有实质性重组的股权转让,投资者要格外小心。

问:重组后去哪里?

当前股市大调整,上市公司重组后并不能让其股价扶摇直上,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辨别重组价值的有效性和实质性,然后择机进入尤为重要。

丁福根表示,投资者可以买入四类重组后的股票,首先是重组股价格本身很低,具有巨大的上涨空间;第二种是所在行业具有优势的,如矿资源、产品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如浪莎),真实毛利率比较高(如地产类);另一种是财务状况好和现金流量好的股票。

如果重组后大股东实力雄厚,后续优质资源有望陆续置入上市公司,如苏宁环球(28.50,0.95,3.45%,进入该吧),这种股票也具有投资价值。

赵元峰则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重组本身是否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利润,就是每股能带来多少收益。他表示,首先要看重组公司的实力,国内很多央企成为大股东后,都有重组的实力,如果由它们重组上市公司,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要重点关注央企的重组机会。

其次,他认为要看注入资产的质量,即能否给上市公司带来多少利润,如果注入资产的质量不高,则很可能遭到市场的抛弃,比如东方集团(17.00,0.01,0.06%,进入该吧)(600811)就因为注入资产的质量不高,市场预期落空,遭到投资者的抛售,导致股价腰斩,广大散户损失惨重。

赵元峰表示,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同样很重要。

选:三种机会和三项指标

赵元峰告诉记者,有三类重组类型要重点关注:央企重组、军工企业重组和ST类上市公司的重组机会。

他表示,国资委明确要加大央企整合的力度,特别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简单,上市公司本身比较小,大股东实力雄厚绝对控股的公司更容易重组。比如市场一直传闻中核集团要通过重组中,导致其股价不断上涨。军工企业的重组也是明确的,军工企业与央企的区别在于,军工企业的资产质量不高,很多上市公司是亏损的,所以要区别对待,认真分析重组给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带来什么机会,带来多少利润。

ST类上市公司的重组机会也值得关注,通常这类公司面临退市压力,所以在退市前发生资产重组的概率大,但投资者也要小心一些假重组。一般而言,ST类公司都因一些问题导致亏损,如果上市公司存在资产抵押和法院冻结,则很难重组成功。这些上市公司多年来累积的问题重重,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

丁福根则对挖掘重组类股票表现得比较谨慎,他表示,除非是有内幕消息,否则普通投资者很难买到重组类的股票,坊间流传的重组多为内幕消息、小道消息,一旦公布重组,股价已经飞至很高,价格低的则连续N个涨停,投资者即使追入也会被套牢。而选择待重组上市公司,主要应看三项指标:其价格是否极低,大股东是否已陷入财务危机,上市公司经营层是否具有独立性等。

股神如何炒股?

“亚洲股神”李兆基

香港最有钱的两个富豪都姓李,一个叫李嘉诚,一个叫李兆基。

两人都拥有香港很多企业,控制着香港很多同市民生活有关的机构。

近年来,最风光且资产暴发得最快的,恐怕要数恒基地产(0012-HK)主席李兆基。因为他在短短的三年间,将500亿港元变成1700亿港元,成为“亚洲股神”。

三年间,他投资股市500亿港元增值至1700亿港元,创造了令人惊讶的神话

已经是一个78岁的老人了,居然能“转行”做自己曾经最讨厌的股票,且获得巨大成功,的确不容易。

希望每年回报10%-20%

前不久,记者曾采访李兆基,问他为何会将投资重点由房地产转移至金融,做自己不太喜欢的股票,他告诉记者说,香港地少,人不多,出生率下降,估计一般住宅房价每年上升约10%是合理的。而香港是金融中心,有钱的人很多,豪宅将供不应求,升幅也无可限量。但发展豪宅项目并不容易,首要是要有土地,在香港,适合发展豪宅的土地不多。

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一般认为有财、有势的人要拥有自己的房子;但在最近两三年,房子的地位已被股票和金融投资取代。香港股市近期每日平均成交额是400亿港元,楼市每日成交额只有4000万港元,两者相差1000倍。很明显,从400亿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比从4000万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来得容易。如果你能从400亿中赚取0.1%的收入,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为此,他于2004年12月成立了兆基财经企业,资产规模是500亿港元,主要从事股票投资,以中资股居多,并以美国“股神”巴菲特为榜样,争取每年有10%至20%的回报。如今,其资产规模已增值至1700亿元。他还预期,两三年内会再增至2000亿。

他说,他是以过去两三年兆基财经企业由500亿增值至1000亿的幅度来推算的。假设用1000亿投资股票回报率有20%-30%,1年后赚200-300亿,两三年后资产便会升至2000亿。这样的推算说得上是合理的。当然这是个目标,不一定能够实现。

他说,三年前,他从未沾手股票投资。但现在他每年都会到海外考察学习,与财经业人士见面,了解他们如何投资,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凭自己的眼光去作判断。如果自己聪明的话,也许你会比他们更懂得投资。

股神选股“基本法”

每次公开露面,李兆基几乎都会被各传媒记者问及股票投资的事。

今年11月22日,李兆基在出席向香港大学捐款仪式,被传媒追问港股动向时表示,股市已跌至一个趁低吸纳的水平,他当天更是动用10多亿资金分段入市。他声称,自己打算再分两次买入港股。他打比方说,如果入市本金是100亿港元,他会先以50亿港元入场收集超跌的股票。他相信年底港股恒生指数会升至30000点的目标,明年农历年间会升到33000点的水平。

李兆基还慷慨向记者传授“炒股五行论”。他说,股票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论”来划分种类,而他最喜欢“金”,即银行、保险及交易所,包括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另外,同时他又称看好“火”类股份:即易燃液体,特别是中海油及中国神华等;至于属“土”的地产股,虽然一向看好该行业,且由于近日受多个坏消息影响不断受压,但长远还是看好。他期望“港股直通车”可以在明年春天推出,届时会对香港股市带来正面影响。

其实,李兆基每隔半年都会找机会向记者详细传授他的投资心得。

他在香港大学捐款仪式后,同记者侃了45分钟股经。

李兆基对记者说,我在半年前跟你们说过一次,你们可能未完全明白,我今天再谈谈投资的基本法。

第一条是选国家。各国当中当然以中国好,美国最衰。

第二条是选行业。我会选保险、能源及地产三个行业。

第三条是选公司,要选行业的龙头股,龙头股升得差不多便选找龙尾股。具体公司我推荐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中石油、中海油、神华能源、中煤能源、碧桂园、中国海外和富力地产。

第四条是转本位。美国突然减息半厘,令美元下跌,港元也跟随下跌。换言之,你手上的100元,今天只余99元,如果减息幅度增至一厘或1.25厘,你手上更只余96或95元,所以一定要转本位。

现在中国基于自身经济状况持续加息,美国则迫于无奈减息,根本不同味道,美元肯定会走弱。所以如果你仍然以港元为本位,一年下来最少会损失10%。所以我建议将手头现金购入澳元,赚取年息6-7厘,胜过港元存款利率的2-3厘;如果要做生意则借港元,年息4-5厘,可以赚息兼赚价,财息兼收。

第五条是沽空一只、持有一只。现在香港可以买卖全球股票,所以不要只买单一产品。你看好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同时看淡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便可以从中取利。我建议买进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沽空美国地产股或日本银行股。

他不无幽默地说,我在半年前已经讲过,但是你们未明白,如果明白了,可能已经赚到钱,不用再做记者了。

买龙头股长线投资

在谈到投资心得时,李兆基对记者说,股神巴菲特有一样很好,就是买股都是长线投资。我买新股,也都是长线投资,选喜欢的股,就拿着,就算过了禁售期,允许我卖我都不会卖。

据了解,当年李嘉诚和郑裕彤都认购中国人寿,但在2005年禁售期一过,他们就分别在5块多钱的价位抛售手上一半的股份,回报率分别是40%和50%,各赚3.7亿和1.9亿,两位富豪虽获利不菲,但比起四叔李兆基,只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李兆基一直持股至今。而中国人寿上周末的收市价是42.4元,4年回报超过10倍。

李兆基说,投资股票,应该买“龙头股”,所谓“龙头股”,是指内地来香港上市的大企业,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有过万亿的资产;也指有代表性,对国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可以说,投资这些股票是不会买错的。这些股票你可以继续持有,但由于过去的升幅大,期望它们的股价再翻一番,恐怕不容易。

选股后的人群分类是什么样的?

世上的股票千变万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买了后可能让人吃得好的股票,另一类是买了后能让人睡得好的股票。所谓让人吃得好,是指这类股票可能让人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但是代价却是天天提心吊胆,睡不安稳,一天不卖就一天紧张。因为它涨上去又可能随时跌回来。一旦投资这类股票赚了钱,大都会有发了一笔意外之财的感觉,忍不住要大吃大喝庆祝一番。

买只让人睡得好的股票就不同了。这样的股票可能涨得很慢,甚至有可能在你买入之后还会下跌不少。但你并不心慌,因为你有信心它还会涨回来。你不用天天盯住屏幕看,因为你知道它不会暴涨,就算涨了你也不会急着出手,因为你相信它还会继续涨下去。

如果能发掘出几只让人睡得好的股票,投资者是愿意跟它长相守的。在A股市场里,这样的股票有一些,可惜不太多。因为这样的公司一定要经过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和企业文化,并且具有持续的赢利能力。中国股市毕竟只有短短十多年的历史,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也基本上都是在本土经营,少有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公司。

如果放眼全球市场,有大量高素质的公司可供选择。如汇丰银行及其控股的恒生银行,在香港就有“圣诞钟,买汇丰”的说法,意思就是在圣诞节给亲朋好友送礼物时,最好的礼物就是买一手汇丰的股票送给他。事实上汇丰从没有辜负众多香港本地股民的希望,过去二十年里股价上升超过20倍。

类似的还有澳洲联邦银行,该股被澳大利亚人戏称为祖父祖母的股票。实际情况的确如此。1991年上市以来澳洲联邦银行涨了10倍,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这还不包括它每年将近4.5%的股息回报。

当我们不限于一个市场,在全球市场寻找投资机会的时候,可以发掘出许多这类能让我们安心睡好觉的股票。一个关于股票市场的误区是人们常常认为在成熟市场里投资回报会很低,其实仔细考察一下全球股市便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比如,从1997到2006的十年里,A股年复合增长率为11.4%。而同期德国股市年复合增长率也达到8.6%,澳大利亚更达到了9.1%。如果再考虑到这两个市场的汇率变化,则回报更为可观。

QDII股票基金是一种很好的借助专家之手涉足海外市场的投资品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安心睡觉的好股票。目前国内多只QDII股票基金净值受挫,从资产配置和分散风险的角度,不能仅因短期表现较差就予以否定。投资QDII应立足于中长线投资,主要功能在于优化资产配置、分散系统性风险,实现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