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理性的基民
最近股市震荡、风格变换,很多投资者的账户出现了浮亏,其实,风险和收益一体两面,在持有主动权益基金的同时,就需要做好忍受净值中途回撤的准备。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如何做一个理性的基民,仅供大家参考!
在本就较为考验人性的震荡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势必会存在心态波动。沉浸在“恐慌”的环境下担忧基金净值,并不是一个理性的良策。
在波动市场下,投资者更需了解其变化的始末,思索波动逻辑,用科学的方法顺应市场变化,做一个理性基民,战胜情绪化市场的挑战。
了解市场震荡的原因
1、货币政策
在去年底以来,国内货币政策有所调整,信用环境扩张力度有所收缩,导致市场对流动性预期有所收紧;
2、美债收益率
在美国刺激方案和疫情回落背景下,美国经济好转预期升温,市场担心通胀水平走高,导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
这两方面的原因引发了对市场,特别是对“抱团”板块的冲击,此前“抱团”板块估值扩张的逻辑由此被破坏,投资者担心是否还有足够的资金持续买入。此外原材料的涨价与利率上行改变了企业的盈利相对水平,使得此前“抱团”板块较高的盈利预期及相对地位受到削弱。
理性看待基金净值波动
市场震荡常见吗?常见。过去10年里,大盘有6次经历2800点轮回。
即便是2006与2007年、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也都出现过上涨途中上证指数突然回调10%左右的情况。比如众所周知的2007年大牛市,上证指数在获得113.05%的单年度涨幅同时,当年最大回撤也达到了-21.16%。还有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的结构性牛市途中,上证指数的最大回撤也分别达到了-15.35%、-14.62%。
市场震荡可怕吗?并不。震荡是一种常态表现,市场的急跌往往反而是布局的好时机。
基金要忍受多大的回撤?回撤是投资中的常态,尤其是权益类基金在持有过程中一般需要忍受至少-10%的最大回撤。
相对于上证指数来说权益类基金的最大回撤值仍是比较低的,这也显示了基金经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这也给我们基金投资带来了启示:那就是相信基金经理精选个股的投研能力和风险把控的管理能力,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深度研究带领我们在长期投资中取得胜利。
普通基民可以怎么做?
1、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长期持有
正确认识风险和收益间的关系,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我们都知道,股票型基金的风险等级较高,这也导致它的最大回撤率不会低。因此,在基金投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好忍受净值波动的心理预设,同时立志于长期投资,选择适配产品。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基金持有期限越长,正收益概率越高。基金投资不在一朝一夕,长期持有才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2、控制仓位,做好合理的资产配置
很多时候,我们愿意进入市场是源于对收益的追求和关注,但往往我们缺乏对风险的认知。普通投资者,一般的权益仓位最大是不超过可投资金的55%的,而且这些仓位还最好不是一把梭的。同样的,也建议不管在任何时候,哪怕是极度保守的投资者的权益仓位也不要是0。
“永远不满仓,永远不空仓”就是对市场最大的敬畏。
都说“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选基金亦是如此。
投资者需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应配置相应风险评级的基金,勿跟风抱团,也不要全部选择同样类型的基金产品。把钱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并不等于把钱分几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3、坚持定投,见证时间的玫瑰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基金定投也是。面对市场波动震荡,基金定投优势明显,自带“微笑曲线”,能有效地平均投资成本,分散投资风险;使用时间积累财富,避免市场波动过大引发的情绪起伏;外加省时省力,不需投资者在择时上花过多心思。定投是一个长期投资行为,不用考虑各个时期的投资时点,不必考虑市场的经济状况,无需为短期波动而改变长期投资决策。
并且,定投流传最久远的五句话,可谓字字珠玑,大家一定要真正的弄明白,搞清楚:
(1) 开始点位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始(不择时);
(2) 回撤不可怕,可怕的是撤回(止盈不止亏);
(3) 结束不重要,结束的点位很重要(止盈的策略选择);
(4) 及时兑现利润,但别真正离场(结束一份定投也是一份新定投的开始);
(5) 定投不错,优选标的更佳!(策略好,标的选择锦上添花)。
4、保持理性的投资观
市场的波动影响不了好公司的基本面,也影响不了好基金的潜力。我们作为投资者,要调整好个人心态,理性看待市场波动,不盲目跟风,坚持价值投资,切记追涨杀跌。
总之,盲目的抄底和盲从的撤离都不是合适的选择。无论是股票,还是基金,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都应该是投资者必须坚守的准则。独立思考不跟风,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守好自己的钱袋。
面对市场的波动,请保持理性不要慌张,相信时间和专业的力量,不要在低谷转身离开,也不要在顶峰慕名而来,80%的收益来自20%的时间,相信耐得住寂寞,定能守得住繁华。
基金相关文章:
★ 买基金要会选基金
★ 基金投资三大误区
★ 行情分析
★ 外汇基础知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