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节日注意事项

| 金成

2023年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各种专属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就拿彝族来说,主要分布在我国滇、川、黔、桂四省,属于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下面小编带来彝族的节日注意事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带来参考。

彝族的节日注意事项

彝族的节日注意事项

火把节,对于每一个彝人来说,是一个集祈丰、祭祖以及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其中,农业祈丰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内涵。它主观上采用敬天祭祖、转田、照岁、送火把等仪式,在客观上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首先,火把节通过以一年为周期生产时序象征,来强化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时间观念。

把节是楚雄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富有民族特征的节日,节日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那么你知道火把节有什么风俗、禁忌和物品吗?  节日风俗  对彝族而言,火把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热闹、最重要的节日。在整个节日的过程中,所有的彝族家庭都不做饭,只吃肉、喝酒。节日庆典历时三天

第一天是祭火的日子,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小伙子、姑娘们的都打扮得特别漂亮,村村寨寨宰牛杀羊,必备的食品有咂咂酒、坨坨肉、荞面馍等。夜幕降临时,人们搭好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接着的诵经祭火仪式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主持进行。然后,大人小孩从毕摩手里接过火把,这些火把或用蒿草扎成,或用松木制成。成群结队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头,仿佛传说中以火驱虫的英雄又回到了人间。人们一边走,一边把松香撒向火把,以示祛邪和祈福。  第二天是传火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五花八门的节日活动——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等。这些竞技活动,与节日传说中英雄与天神的摔跤、角力、烧火、除虫等内容有一定关系,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在众多竞技比赛中,斗羊的竞赛最引人注目,被选中的羊高大、健壮,在上场前,须剪去前半身的羊毛,看起来更加精神抖擞

彝族年

彝族年是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凉山彝族年,主要通行于布拖、美姑、昭觉、甘洛、喜德等17个县(市),其中以昭觉、美姑、布拖、喜德等县彝族年具有代表性,富有特色 。

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云南民族村将举办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节——最牛民族村”为主题的原生态火把节狂欢活动,市民不用长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参与到精彩纷呈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

跳公节

跳公节是彝族对击败外族侵略取得胜利的一种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历史至少有上千年,后人一直沿袭下来以示纪念。 跳公节即跳弓节,彝语称为“嘈契”,意为“跳弓舞”,也称“孔够”,意为“快快乐乐,祈祷祝福”。跳弓节是居住在那坡县桂滇交界地区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补年节

补年节是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

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

花脸节

花脸节流传于丘北县境内,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3天。节日期间,凡彝家村寨男女青年均欢聚一堂,杀猪宰鸡,备办酒肉饭菜,先敬神灵,再以最好的酒肉请老人先吃,尔后众人才团团围坐,互相敬酒、吃肉。饭后,就到村头寨尾,用墨汁、锅烟灰互相抹脸,一直抹到满脸满身见黑,笑够累够方休。花脸节即由此得名。

二月八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是巍山彝族人民的年节,节日隆重而热烈。各村寨都要举行活动,其中“栅大路”、“祭密枯”是共同的活动。这天,各村寨都要砍些树枝把进入村寨的各条路口封栅起来,不准外人进入村寨。祭密枯活动在本民族内举行,并且不准妇女参加。活动过程中,都说彝族话,不讲汉语。活动先是叫“地脉”接“密枯”,然后举行祭祀密枯活动,再由阿毕(彝族宗教人员)和童子以及青壮男人守密枯树三天三夜,而打歌是各村寨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密士节

密士是树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全村杀一头猪敬献树神。祈求树神降福消灾,保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沙户比节

“沙户比”为巍山彝语,意为“尝新麦”,时间在农历四月中旬。节日这天,家家户户用新麦面和糯米舂糍耙,蘸蜂蜜敬祖,请亲戚朋友尝新,庆贺小春丰收。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带上糍耙等礼物回娘家探亲。

咱喝戏节

“咱喝戏”巍山彝语为尝新米饭,时间在每年农历十月的一天。这一天,人们把收获的新谷舂成谷米,叫回出嫁的女儿和上门去的儿子以及亲友,杀鸡尝新米饭。尝新米饭时要先祭祖,再敬老人。吃饭时,由一位年长的老人致词“咱喝戏,戏欧戏,迟尼汗麦万,纳海去以麦多啦”。意为尝新米,尝呀尝,今年丰收了,祈盼明年更丰收。有的彝村还把新米舂成各种花样的饵块,着上色,分送给亲朋好友和村中的老人品尝。

白芝姑“荞年节”

在永仁县的深山野岭中,有个叫白芝姑的高寒彝族村寨。每年农历四月第一个属龙日,当地彝族百姓都要举行盛大的活动,俗称“荞年节”。白芝姑属永仁县猛虎乡么苴地村委会,地处金沙江畔彝山腹地。

“荞年节”实际上是农业祭祀性节日,它实际上表达了彝族人的一种自然崇拜,这是农业民族一种期望丰产丰收的共同心态的外露。白芝姑“荞年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密枝节

这是一种原始崇拜仪式,是云、贵两省彝族的重大节日之一。但它没有固定、统一的节期,每年冬季由“毕摩”择吉日举行节日活动。当天,各村男子带上杀过的整只白羊,前往深山密林中的专用祭场去举行祭祀,祈求庄稼丰收,六畜兴旺

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