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为什么大涨分析
港股市场作为全球交易最活跃的资本市场之一,其行情波动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那么港股为什么大涨?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港股为什么大涨分析相关内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港股为什么大涨?
1、投资者情绪和预期改善,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对股市表现有重要影响。当社会经济数据表现较好、投资者信心增加时,会促使投资者增加对股市的投入,推动股价上涨。
2、新的行业热点与投资机会产生,港股市场涵盖了众多行业,包括金融、科技、地产、消费等等。当新兴行业的投资机会出现时,往往会引发市场资金的追捧,带动整个股市行情的上涨。
3、国际资本流入港股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当欧美股市行情不好投资风险增加时,部分资金会流入香港市场寻求更好的投资机会,从而带动港股大涨。
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1、宏观经济环境: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香港及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数据、政策变化、外部市场冲击等因素都可能对港股市场产生影响。及时关注并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投资者把握港股市场的走势和机会。
2、行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公司的基本面状况对股票的表现至关重要。投资者应关注行业的竞争格局、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因素,选择具备增长潜力和优秀基本面的行业和公司进行投资。
3、投资风险管理:投资永远伴随着风险,港股市场也不例外。投资者需要了解和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例如分散投资、设定止损点、合理控制资金仓位等都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
超预期冲击事件接踵而至。
先是中概股审计底稿问题持续发酵,市场担心中概股一旦密集从美国退市,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根本承接不住,担忧之下先跌为敬;之后,美国通胀不断超预期,美联储开启了激进加息模式,导致全球流动性回流美国,对港股这种以外资为主要资金源的市场带来极大的估值压力;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各国初期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措施,让全球资本的风险偏好大降,外资加速从港股流出;基本面也不给力,受疫情扰动、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国内刺激政策传导受阻,经济表现不及预期,实际GDP增速较年初5.5%的目标相差较远;此外,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快速贬值,也加速了外资流出速度。
当上述所有负面因素集中在一年发生时,就产生了芒格所说的“lollapalooza效应”(多要素聚集产生的爆炸性放大效应),负面影响被多重放大,在港股市场产生了核爆效应,出现了无序下跌、无脑下跌,以至于在极低估值分位抄底的投资者也被深套其中,恒生指数创09年以来新低,十几年涨幅一朝归零。
一直到2023年11月初,上述各项压制因素相继出现拐点,港股行情又迎来一次“lollapalooza效应”,只不过这次是正向的,市场快速反弹,根本不给人上车机会。
就核心影响因素来看,随着美国10月CPI的超预期回落,美联储加息节奏确定性放缓(市场预期12月从加息75BP降至50BP);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房地产三支箭出台展示政策面稳地产决心,2023年经济复苏趋势向好;中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对货币汇率的影响在2023年出现逆转,带动人民币对美元从快速贬值走向升值,加速外资回流港股。此外,美国中期选举之后,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市场对中概股的担忧缓解;港股互联网&平台经济政策措施边际宽松,监管预期趋于稳定,也在相当程度上提振市场情绪。
1、全球流动性
全球流动性主要看十年期美债利率,当前主要取决于美联储加息节奏,演变路径为从加息放缓到停止加息再到降息窗口开启。
目前来看,2023年12月加息幅度已从此前的75BP降为50BP,2023年2月和3月大概率各加息25BP,之后便迎来停止加息节点。随着加息周期结束,届时港股大概率再次出现一波拔估值行情。
至于美联储降息窗口,市场仍有分歧,尽管美联储最新表态2023年不会降息,但仍有乐观者认为形势比人强,面对美国经济快速衰退的现实,美联储最快于2023年下半年就会开启降息。其实,降息的具体时点并不重要,只要加息停止,市场就会开始交易降息预期,对港股估值就是利好。
2、中国基本面
港股上市公司以国内企业为主,基本面要看大陆经济复苏节奏。结合国外情况和专家预判,国内大概率于2023年1季度末走过疫情高峰,届时,在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加持下,基本面将进入确定性复苏阶段。
经济复苏或将推动人民币升值,从业绩和汇率两个层面推动港股业绩反转。叠加美联储停止加息,港股市场有望出现估值和盈利双升的戴维斯双击效应,驱动指数再次出现快速反弹行情。
基本面的反转具有持续性。自2023年2季度起,行业层面的利好因素将不断涌现,叠加市场开始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将驱动港股持续走牛。
当然,季度层面的行情展望是一回事,具体到每日、每周甚至每月去看,牛市之路必然充满反复与波折。
就流动性因素来看,受美国通胀、失业率等数据以及美联储的预期引导等影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节奏的预期可能会出现反复,从而导致港股行情进二退一。从微观流动性层面看,巨亏效应历历在目,散户投资者多倾向于回本卖出,导致市场反弹至密集成交点时易出现拉扯反复。
就基本面因素来看,国内疫情闯关期间,病例高峰阶段可能会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导致风险偏好下降,阶段性拉低估值。
同时,疫情的闯关节奏也会对一些板块产生实质性影响。如目前市场对于春节消费便存在分歧,若疫情高峰发生于春节前,则春节期间有望承接疫后报复性消费反弹效应,带动大消费板块超预期表现;若疫情高峰恰好发生于春节期间,则人口流动受限,春节消费可能大大低于预期,对很多消费品企业而言,缺失了春节效应支撑,2023全年业绩可能都会大受影响,继而拉低板块行情表现。
不过,只要明确2023年以牛市为行情基调,中间的波折和调整带来的恰是布局和买入机会。
哪些板块有望跑赢指数?
待市场进入基本面驱动阶段后,基于业绩反转预期的强弱,行业层面将出现分化行情,大盘指数不再是最优的投资工具,精选行业将更为重要。
内需回暖主线。2023年,外需大概率走弱,内需将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胜负手,围绕内需回暖,除疫情政策优化外,政策端也会持续发力,给相关板块带来持续推动。在此背景下,餐饮链、出行链、运动鞋服等港股特色板块值得关注。此外,港股互联网板块已迎来产业政策转向,亦将显著受益于经济回暖,在流动性改善的大环境下,投资价值也值得期待。
央国企价值重估主线
。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背景下,央国企有望迎来价值重估行情,港股的央国企估值较A股更低,有望跑出超额收益。其中,港股的金融地产板块,既能搭上央国企行情,自身基本面也迎来反转,尤其值得关注。就央国企行情的底层逻辑来看,一方面是在逆全球化和大国博弈加大的背景下,市场不确定性增大,央国企因其经营稳定性更易受市场青睐,估值有望抬升;另一方面,持续三年多的疫情防控对各地财力消耗巨大,叠加新发展阶段地方卖地收入大概率下滑,各地财政部门有更强的动力推动央国企估值抬升,有效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注入、资产重组、股权激励、治理结构优化、混改提速等等。